匠芯创M7000系列荣获2025“年度优秀AI机器人创新产品奖”
2025年11月6日,由电子发烧友主办的“2025智能机器人先进技术论坛”在深圳举办。匠芯创工业级高性能DSP实时处理器M7000系列,凭借强劲性能与在机器人领域的广泛应用,成功摘得“年度优秀AI机器人创新产品奖”。

本次论坛汇聚了机器人领域的众多专家、企业高管与技术工程师,共同探讨机器人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。匠芯创工控市场总监徐勇先生受邀出席,并发表主题演讲《机器人的“运动神经中枢”:走进小脑、关节与触觉的“芯”枢纽》,系统阐释了匠芯创M7000系列芯片在机器人运动控制方面的核心技术布局与产品创新。

机器人产业迎来智能化拐点 运动控制成破局关键
随着AI大模型、仿生科学与多模态感知技术的深度融合,机器人正从传统机械臂向具备环境感知与自主决策能力智能体演进。据《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》预测,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在2029年达到750亿元,2035年突破3000亿元,产业前景广阔。
然而,这一进程仍面临核心挑战。徐勇在演讲中指出:“传统方案由于算力分散、响应延迟等问题,导致机器人动作笨拙、交互体验生硬,严重制约了智能化进程,运动控制技术的突破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。”
“运动神经中枢”:重新定义机器人控制架构
为应对上述瓶颈,匠芯创推出M7000系列高性能DSP实时处理器与D33高性能SoC,通过多系统功能深度融合,构建机器人的“仿生小脑”,赋予其高实时、高精度的多关节协同控制与触觉闭环处理能力。


M7000系列核心技术优势


强大算力基础:搭载国产自主高算力RISC-V内核,主频高达552MHz,集成双精度FPU与DSP指令集,轻松应对复杂算法并行处理需求;
极致实时性能:内置超高速硬件电流环(HCL),集成Clarke/Park变换、防积分饱和PID、SVPWM等核心算法,支持死区补偿、交叉解耦、角度补偿等高级补偿算法;
高效硬件加速:配备Cordic、FFT、FIR/IIR等专用协处理器,大幅提升信号处理与计算效率;
全面工业互联:丰富的总线接口,兼容多摩川、尼康、EnDat、BISS等协议;
高度集成设计:整合QOUT脉冲输出、SDFM滤波模块与编码器接口,全面支持伺服、步进、关节等多种执行单元。
实测数据见证卓越性能 赋予机器人“丝滑”运动体验
匠芯创M7000系列在机器人关节控制中展现出卓越性能。测试数据显示:


在1500RPM满载条件下,滤波前降低46.6%速度波动,滤波后降低25%速度波动;

空载6000RPM时,速度波动从滤波前±50rpm降至±6rpm。
这些数据不仅验证了匠芯创芯片的卓越性能,更标志着机器人关节控制从“刚性执行”到“柔顺交互”的技术跨越。
系统级方案覆盖全场景 助推机器人快速落地
基于M7000系列,匠芯创打造了覆盖全场景的系统级解决方案:
EtherCAT总线/脉冲伺服驱动器方案(AIC-M76P06-SH-Kit):专为人形机器人、工业机器人、搬运机器人、工业电抓等高要求、高实时传输的机器人应用场景;

总线低压伺服/总线步进驱动器(开/闭环)方案(AIC-M76P06-SL-Kit):满足对实时性要求及其严苛的人形机器人关节、协作机器人关节等场景需求;

低压伺服驱动器/步进驱动器(开/闭环)方案(AIC-M7303-SL-Kit):满足AGV、协作机器人等应用需求;


电动助力转向方案(AIC-M6801-EPS-Kit):为AGV、物流机器人、搬运机器人、清扫机器人等提供精确的方向与转向控制;

EtherCAT耦合器方案(AIC-M63P05-IO-Kit):支持多传感器工业总线的实时传输。

目前,M7000系列已成功应用于人形机器人、工业机器人、协作机器人、陪护机器人、搬运机器人及机械狗等多种智能体,为客户提供高可靠性平台与完整参考设计,显著缩短产品开发周期,简化系统架构。

以“芯”助力 迎接“具身智能”新时代
随着机器人从“执行机器”向“交互伙伴”的角色转变,运动控制芯片已成为实现“具身智能”的关键载体。匠芯创将持续深耕RISC-V架构与硬件算法创新,为机器人产业打造更高集成、更高实时的“运动神经中枢”,助力中国机器人产业在全球智能化浪潮中持续突破。
